
現(xiàn)在,不少魚都在掉價。但在谷城縣,張化平師傅養(yǎng)的魚價格卻非常堅挺,而且產值奇高,只需要一百平方米,產值就能達到五萬元。
張師傅
這是大自然賜予我們一個聚寶盆,一百平方水面,一年產值達到五萬,凈利潤一萬五。
說著,張師傅拿起一個抄網,在水里面來回舀了那么幾下,幾十斤的魚就出水了。而這魚,也就活蹦亂跳地和咱們見面了。張師傅介紹說,他養(yǎng)的這魚叫鱘龍魚,是西伯利亞鱘和我們長江鱘雜交的。
鱘龍魚對水質和溫度要求非常之高。而張師傅所在的村莊,剛好有一處泉水,沒有任何污染,捧起來就能喝。
您看看,鱘龍魚對水質的要求有多高,幾乎快達到礦泉水的標準了。但是,只有更好,沒有最好。在養(yǎng)殖過程中,鱘龍魚對水的要求遠遠不止這些,而且水的流動性一定要充足。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池塘的一邊是進水口,一連的出水口,二十四小時不停循環(huán)。唉喲,這樣的養(yǎng)殖環(huán)境,真是別墅加氧吧,屬于頂尖的了。但是,人家鱘龍魚還有要求啊。養(yǎng)殖基地負責人之一孟運軍師傅介紹說:“爛腮病是因為水里面的病菌造成的,也會成為大面積地傳染,這個傳染的后果也會導致整個魚塘的泛塘。”
技術人員得隨時觀察水面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有一兩條魚出現(xiàn)異常,馬上就要全面消毒。除了水質,鱘龍魚還要求有空調的待遇,生長溫度不能超過二十五度,所以,夏天就需要搭起篷子,給它遮蔭。
有了這些條件,再配上專用的無公害飼料,那這些鱘龍魚就能給主人帶來豐厚的收益。
張師傅介紹說:“這一個池子能養(yǎng)四千尾,十個月可以達到一斤半,舀一網子就是五六條。
每年清明節(jié)前后投魚,春節(jié)前后捕撈,一個一百平方米的池子能產魚五千到六千斤。張師傅一共有八個池子,一年的產值達一百萬元,利潤能達到二十萬元。
( 記者 陳春林 通訊員 孫勇 李平)
《壟上行》記者報道